从众心理

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,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。


中医、凉茶、喝汤、以形补形……这些观念是我从小从家里传承下来的传统知识。在我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些观念一直是我的世界观基础之一。作为广东人,我总觉得这些东西被全世界普遍认可。从电视剧、广告,到家里的长辈和朋友,似乎「人人都这么说」,于是我也就信了。
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逐渐意识到,这些所谓的「祖宗传下的知识」其实大多是不科学的、带有偏见的。在中药中,几乎没有通过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验证有效的药物 。凉茶、炖汤不过是一种饮料和烹饪技巧,大多没有药用价值(若还要声称苦口良药的话,那简直是负分)。在现代医学中,上火这一概念根本不存在。《本草纲目》若仔细审视,更像是一本「笑话大全」…

因此,如今在判断某些知识时,我总会反思:「这是我在什么年龄段获得的知识?」如果是 20 岁之前形成的认知,我通常会打个问号,然后重新学习并加以确认。(历史知识也是如此,不过那是另一个话题)

现在,我可能会和父母争论炖汤或者凉茶不好喝就不喝。但是大多数时候,我无法说服他们。生病时,他们总觉得应该做些什么,于是就去煲凉茶。他们觉得静待自愈是一种无所作为的行为,而吃那种「看不懂药名的药」则会被视为邪教行为😂

PS. 然而,像「燕窝、海参、冬虫夏草没有用」这样的说法,他们倒是容易接受,毕竟「没用的话,就能省钱了」。

#清醒思考的艺术
 
 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