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没有常识、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中二病人(话痨)的自留地。
该频道不专注于 Daily 或 News,而是一个记录我当前关注和思考内容的地方。
1. 随机事项:每月为自己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。(大概率🐦🤣)
2. 同步内容:我会收集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内容。
3. 私人笔记:没经大脑的学习笔记以及一些个人随想。
4. ACG 内容:浓度高的部份还是挪到 另外一个频道 @tomoko_acg。
5. 内容转发:在这个频道上转发的内容并不必然代表我个人的立场。
   该频道不专注于 Daily 或 News,而是一个记录我当前关注和思考内容的地方。
1. 随机事项:每月为自己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。(大概率🐦🤣)
2. 同步内容:我会收集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内容。
3. 私人笔记:没经大脑的学习笔记以及一些个人随想。
4. ACG 内容:浓度高的部份还是挪到 另外一个频道 @tomoko_acg。
5. 内容转发:在这个频道上转发的内容并不必然代表我个人的立场。
146/N #张爱玲 #土地改革 #隐喻 
此前没有完整读过张爱玲的作品,印象里她是写都市言情小说的,这种刻板印象,似乎是在某种教育氛围下形成的。《秧歌》是我读的第一本,光是这一本,就足以颠覆我对她的认识。
读这本小说,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写作时间为 1955 年,背景是土地改革后的农村。小说开头以极其细腻优美的文字描写农村景色以及风俗习惯,其后随着主要人物登场,张爱玲的洞察力逐渐体现,政治上的预见准确而深刻,不输奥威尔的《一九八四》。
胡适的评价很是恰当:
  此前没有完整读过张爱玲的作品,印象里她是写都市言情小说的,这种刻板印象,似乎是在某种教育氛围下形成的。《秧歌》是我读的第一本,光是这一本,就足以颠覆我对她的认识。
读这本小说,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写作时间为 1955 年,背景是土地改革后的农村。小说开头以极其细腻优美的文字描写农村景色以及风俗习惯,其后随着主要人物登场,张爱玲的洞察力逐渐体现,政治上的预见准确而深刻,不输奥威尔的《一九八四》。
胡适的评价很是恰当:
此书从头到尾写的是“饥饿”,——书名大可以题作“饿”字,——写的真细致,忠厚,可以说是写到了“平淡而近自然”的境界。近年我读的中国文艺作品,此书当然是最好的了。——胡适于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五日致信张爱玲